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配製餌料的誤區

如何配製餌料是釣魚人最為注意最感興趣的問題。各地釣友都在為配製高效的餌料而動腦筋下工夫,用的原料多種多樣,配製方法五花八門。但更需注意的是,如何配製餌料是有基本原則和規律的,違背了這些原則和規律,所配的餌料就失去了目的性和實用性。現在儘管市場上成品魚餌很多,使用的人也很多,但不少釣友還是樂於自己配製餌料,或者把成品餌摻到自配餌料中混合使用。

    在配製餌料中有幾個常見的誤區,務必提醒釣友們注意。
    (一)認為品質越精越好,價格越貴越好
    其實,配製魚餌不在價貴,而在對路。
    有些釣魚人在配製魚餌時可謂是‘‘不惜血本”,使用高級香精,用百餘元1克的麝香。他們認為餌料越高級,垂釣效果越好。
    然而,使用效果可能事與願違。因為,判斷釣餌是否好的唯一標準是客觀效果。魚類不同,其食性千差萬別,同一種魚的食餌需求也會因季節的變化、氣溫的變化、水質的不同而不同。如鯽魚,其食餌可“葷”可“素”,若水質太“肥”,便喜食素餌,水質太瘦,便偏食“葷”餌;魚食少了,魚會饑不擇食,魚食豐富了,也會挑肥揀瘦。
    其實,民間很多人用當地的極普通的糧食作物作釣餌也會釣到魚,他們是就地取材,並未購買價格昂貴的商品餌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一方水土也養一方魚。南方多產大米、碎米,若用玉米粒、小米作魚餌,未必能釣到魚。
    (二)認為餌料的氣味越濃越好
    配製魚餌,需使用添加劑,以增加魚餌的氣味。如甜味、香味、酸味、臭味,這是由不同魚的不同食性特徵所決定的。如:鯽魚喜香味,鯉魚喜甜味,鰱、?魚喜酸味,甲魚喜腐臭味。但是,加各種氣味也得有個“量”,有個“度”,並非其味越重越好,越濃越好。其氣味的濃淡往往與季節、氣溫有很大關系,絕不是越甜越好,越香越好。到底如何掌握住這個“度”、“量”,要在釣魚實踐中不斷摸索,不斷調整,絕對沒有固定的,以不變應萬變的模式。
    (三)認為餌料中的成分越多越好
    有些釣魚人喜歡在配製餌料時將許多種原料混合配製。如:有了麥麩,還加糠粉、豆腐粉、玉米粉;加了香精,還加曲酒、芝麻香油。他們以為只有這樣的餌料才吸引魚。其實並非如此,有時效果反而適得其反。
    配製餌料時應主次分明,突出主料。主料,自然是以一種物質為主。一般的配製原則是主料+輔料+添加劑,也有人把輔料和添加劑統稱為輔料或添加劑。如:以麥麩為主料的話,就添些魚粉或骨粉,加些顆粒狀物質,如碎玉米顆粒或小米、碎大米,另外加點酒釀(米酒)或曲酒、山柰粉即可。大可不必再加糠類、餅類物質。有了曲酒作香料,也就不必再加很多的香精之類的香料了.
    另外,在配製餌料時,不要使用以下物質:
    腐爛變質的物質。這樣的物質既污染水源,魚也不喜歡吃,吃了腐爛物的魚還會得病,人也不能食用得了病的魚。
    不用有棱角、尖刺的物質。若用大麥作誘餌、釣餌,應去掉麥芒磨碎。
    不用有毒性的化學物質。有些化學物質誘魚效果雖然很好,但是釣魚人認不清其化學性,因此不要亂用。保護自然環境不受污染是釣魚人首先要遵循的原則。
返回列表